快來看!又一大橋順利合龍
發布時間:2023-08-22來源:
訪問量:
涇渭河公軌合建橋:該橋是地鐵10號線一期的控制性工程,與西閻快速路共用廊道同步建設,是我國西北地區首座公軌兩用橋。橋梁全長7公里,合建段長3.5公里,含渭河特大橋、涇河大橋和涇渭站,其中跨渭河段全長1412米,主跨300米。
該橋梁是集高架快速路、軌道快線、地面城市道路、城市慢行系統為一體的綜合交通走廊,橋梁斷面采用疊落布置,上層布設時速80公里的雙向六車道城市快速路,銜接國際港務區港務西路及高陵區旅游大道;下層布設雙線地鐵和時速40公里的雙向四車道城市輔路及慢行系統。建成后,將成為“兩河三岸”融合立體交通功能、景觀特色及文化內涵的城市新地標。新橋型:西安作為“絲路”的起點,渭河特大橋以“飄帶”為設計風格,首次采用曲線上加勁鋼桁梁新橋型,優美的曲線如飄逸的綢帶,飛揚于渭水之上。
新結構:大橋為上下分層布置,與之適應采用板桁組合新結構。
新材料:首次在公軌合建橋梁上采用底邊加厚的熱軋U肋,以提高正交異性鋼橋面受力性能。
跨度領先:渭河特大橋主跨300米,為國內同類型橋梁中主跨第一。
聯長第一:采用長聯結構,全橋一聯設置,聯長1412米,為國內同類型橋梁聯長第一。
技術領先:采用的多點同步頂推技術,頂推長度、噸位等,均為國內領先。
多通道共建:合建橋不僅能夠滿足雙向六車道城市快速路和地鐵10號線通車外,還搭載有人行、非機動車及城市輔道過河,節約了通道資源和工程投資。
自然與人文并重:渭河橋跨越涇渭濕地生態保護區,環保及景觀要求高,用大跨度橋梁跨越以降低對環境的影響,并在橋型上突出西安城市歷史與“涇渭分明”的特點。
防洪防汛要求高:采用大跨度橋梁結構及大埋深承臺結構,最大限度降低對涇渭河的防洪影響。